單價: | 100.00元/件 |
發(fā)貨期限: | 自買家付款之日起 天內發(fā)貨 |
所在地: | 安徽 宿州 |
有效期至: | 長期有效 |
發(fā)布時間: | 2025-09-05 10:16 |
最后更新: | 2025-09-05 10:16 |
瀏覽次數: | 0 |
采購咨詢: |
請賣家聯系我
|
膨脹劑是一類能通過物理或化學作用產生氣體、引發(fā)體積膨脹的功能性材料,廣泛應用于混凝土工程、食品加工、塑料 / 橡膠發(fā)泡等領域。不同領域的膨脹劑,其成分體系、作用原理和安全要求差異極大,以下按應用場景分類,對膨脹劑的成分進行詳細分析。
一、混凝土用膨脹劑(工程領域) 混凝土膨脹劑的核心功能是補償混凝土硬化過程中的收縮(干燥收縮、溫度收縮等),避免開裂,主要通過與水泥水化產物反應生成膨脹性物質(如鈣礬石、氫氧化鈣)實現體積膨脹。根據成分可分為 4 大類: 類型 主要成分 作用原理 特點與適用場景 硫鋁酸鹽系膨脹劑 無水硫鋁酸鈣(C?A?S)、石膏(CaSO?)、少量硅酸鹽水泥 與水泥水化生成的 Ca (OH)?反應,生成鈣礬石(3CaO?Al?O??3CaSO??32H?O),體積膨脹率 1.5%-3% 膨脹穩(wěn)定、早期強度高,適用于補償收縮混凝土(如地下室底板、后澆帶) 氧化鈣系膨脹劑 游離氧化鈣(f-CaO)、活性氧化鈣 游離 CaO 與水反應生成 Ca (OH)?,體積膨脹(膨脹率 2%-4%) 膨脹力大、成本低,但需嚴格控制 f-CaO 含量(避免過度膨脹導致開裂),適用于大體積混凝土 氧化鎂系膨脹劑 輕燒氧化鎂(MgO,活性 MgO) MgO 與水緩慢反應生成 Mg (OH)?,體積膨脹(反應周期長,可持續(xù)數月) 延遲膨脹特性,適用于超長混凝土結構(如橋梁、大壩),補償長期收縮 復合膨脹劑 上述 2-3 種成分復配(如硫鋁酸鹽 + 氧化鈣)+ 緩凝劑(如檸檬酸)、增強劑(如硅灰) 協同發(fā)揮不同膨脹劑的優(yōu)勢,平衡膨脹速率與強度發(fā)展 適應性廣,可根據工程需求調整配方,用于復雜結構(如管廊、隧道襯砌)
二、食品級膨脹劑(食品加工領域) 食品膨脹劑需滿足安全無毒、產氣穩(wěn)定、不影響風味的要求,主要通過加熱分解產生 CO?、NH?等氣體,使食品(如面包、餅干、饅頭)形成疏松多孔結構。常見成分分為單一型和復合型:
單一型食品膨脹劑 碳酸氫鈉(小蘇打,NaHCO?) 核心成分:碳酸氫鈉 作用原理:加熱至 50℃以上分解為 CO?、Na?CO?和 H?O;若與酸性物質(如檸檬酸、乳酸)反應,可在常溫下產氣。 特點:產氣快,但單獨使用易導致食品表面發(fā)黃(殘留 Na?CO?),常與其他成分復配。 適用:饅頭、面包、油條等。 碳酸氫銨(NH?HCO?) 核心成分:碳酸氫銨 作用原理:加熱至 60℃以上分解為 CO?、NH?和 H?O(NH?有刺激性氣味,但高溫下易揮發(fā),無殘留)。 特點:發(fā)氣量高(是小蘇打 2 倍),成本低,不影響食品口感。 適用:餅干、桃酥、膨化食品(不適用于饅頭、面包,避免 NH?殘留)。 葡萄糖酸 -δ- 內酯(GDL,C?H??O?) 核心成分:葡萄糖酸內酯 作用原理:常溫下緩慢水解為葡萄糖酸,降低 pH 值,促使蛋白質(如大豆蛋白、乳蛋白)凝固并釋放少量 CO?。 特點:安全無毒、產氣溫和,兼具凝固作用。 適用:內酯豆腐、酸奶、烘焙食品(輔助膨脹)。 明礬(鋁鉀,KAl (SO?)??12H?O) 核心成分:鋁鉀 作用原理: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 CO?,鋁離子可使食品(如油條)酥脆。 注意:長期攝入鋁會增加神經系統(tǒng)損傷風險,我國已禁止其用于小麥粉及其制品(油炸面制品、面糊、裹粉除外),使用需嚴格控制鋁殘留量(≤100mg/kg)。
2. 復合型食品膨脹劑(泡打粉) 市場上主流的食品膨脹劑,由 “酸性成分 + 堿性成分 + 填充劑” 復配而成,解決單一膨脹劑的缺陷(如小蘇打殘留堿味、碳酸氫銨氣味問題)。 典型配方: 堿性成分:碳酸氫鈉(提供 CO?的基礎); 酸性成分:酒石酸氫鉀、檸檬酸、磷酸二氫鈣(中和 Na?CO?,避免堿味,調節(jié)產氣速率); 填充劑:玉米淀粉(防止成分吸潮結塊,延長保質期)。 適用:蛋糕、餅干、蛋撻等烘焙食品,直接使用無需額外調配。
三、塑料 / 橡膠用膨脹劑(高分子材料領域) 這類膨脹劑用于制備泡沫塑料(如 EPS、EVA 泡沫)、海綿橡膠,通過 “化學分解產氣” 或 “物理相變產氣” 使高分子材料形成泡孔結構,按作用方式分為化學發(fā)泡劑和物理發(fā)泡劑。
1. 化學發(fā)泡劑(主流類型) 通過加熱分解產生氣體(CO?、N?、NH?等),需滿足 “分解溫度與高分子加工溫度匹配”“分解產物無毒無異味” 的要求。 類型 主要成分 分解溫度 發(fā)氣產物 適用場景 偶氮類 偶氮二甲酰胺(AC 發(fā)泡劑,C?H?N?O?) 160-200℃ CO?、N?、NH? PVC、PE、EVA 泡沫塑料,海綿橡膠(發(fā)氣量高、泡孔均勻) 亞硝基類 N,N'- 二亞硝基五亞甲基四胺(DPT) 190-210℃ N?、CO? 橡膠制品(如輪胎緩沖層),需搭配活化劑降低分解溫度 碳酸鹽類 碳酸氫鈉(NaHCO?)、碳酸氫鉀(KHCO?) 100-150℃ CO?、H?O 低溫加工的高分子材料(如 PE 薄膜),成本低但發(fā)氣量較低 磺酰肼類 苯磺酰肼(BSH,C?H?N?O?S) 105-120℃ N?、CO? 聚氨酯泡沫、天然橡膠(低溫發(fā)泡,分解產物無異味)
2. 物理發(fā)泡劑 不發(fā)生化學反應,通過 “壓縮氣體釋放” 或 “揮發(fā)性液體汽化” 產生氣體,安全性高、無殘留。 壓縮氣體類:二氧化碳(CO?)、氮氣(N?)—— 直接注入熔融的高分子材料中,減壓后氣體膨脹形成泡孔,適用于 PE、PP 泡沫(如快遞緩沖泡沫)。 揮發(fā)性液體類:正戊烷、異戊烷、氟利昂替代品(如 HFC-134a)—— 常溫下為液體,加熱后汽化產氣,適用于 EPS(可發(fā)性聚苯乙烯,即泡沫板)。
四、核心不同領域膨脹劑的成分差異 應用領域 核心成分特點 關鍵要求 混凝土 與水泥水化反應的無機化合物 膨脹率與強度平衡,無有害雜質 食品 可安全分解的有機 / 無機鹽 無毒、無異味、符合 GB 2760 食品安全標準 塑料 / 橡膠 分解溫度匹配的化學物質 / 氣體 分解產物無腐蝕、不影響材料性能
若需分析某一具體領域(如混凝土膨脹劑的質量檢測、食品泡打粉的配方設計),可補充需求后細化說明。
氟橡膠(Fluororubber,簡稱 FKM)是一類含氟原子的合成彈性體,其成分可分為基礎聚合物(主要功能成分) 和配合劑(輔助加工 / 性能調控成分) 兩大類。成分的選擇直接決定了氟橡膠的耐溫性、耐化學腐蝕性、彈性、力學強度等核心性能,不同應用場景(如航空航天、汽車密封、化工設備)的氟橡膠,成分配比差異顯著。
一、核心成分:基礎聚合物(含氟共聚彈性體) 氟橡膠的 “氟特性” 源于基礎聚合物 —— 由含氟單體通過共聚反應形成的長鏈彈性分子,均聚物因脆性大、加工困難,幾乎不用于實際生產,主流為 “二元共聚” 或 “三元共聚” 體系。不同單體組合對應不同類型的氟橡膠,以下是工業(yè)中最常見的 3 類: 氟橡膠類型 核心單體組成(共聚體系) 氟含量(典型值) 關鍵性能特點 應用場景舉例 VDF-HFP 型 偏氟乙烯(VDF) + 六氟丙烯(HFP) 66%~68% 綜合性能均衡,彈性好、耐油 / 耐燃料油,成本較低 汽車發(fā)動機油封、燃油管密封 VDF-TFE-HFP 型 偏氟乙烯(VDF) + 四氟乙烯(TFE) + 六氟丙烯(HFP) 68%~70% 耐溫性優(yōu)于二元共聚(長期耐 200~230℃),耐化學性更強 航空航天液壓密封、高溫閥門密封 TFE-PP 型(FEPM) 四氟乙烯(TFE) + 丙烯(PP) 60%~65% 優(yōu)異的耐酸、耐堿、耐水蒸氣性,耐溫 200℃以下 化工設備襯里、酸堿管道密封 全氟醚橡膠(FFKM) 四氟乙烯(TFE) + 全氟甲基乙烯基醚(PMVE)等全氟單體 >70% 全氟結構,耐溫(長期 260~320℃)、耐化學性dingjian(耐強腐蝕介質如發(fā)煙、) 半導體制造、核工業(yè)密封 關鍵說明:氟含量的影響 基礎聚合物中氟原子的質量占比(氟含量) 是核心指標: 氟含量越高:耐化學腐蝕性、耐氧化性、耐溫性越強(氟原子電負性大,形成的 C-F 鍵鍵能高,不易被化學介質破壞); 氟含量越低:彈性、低溫韌性越好(但耐腐蝕性下降),如 TFE-PP 型(FEPM)因含非氟單體 “丙烯”,氟含量較低,低溫彈性優(yōu)于 VDF 類。
二、輔助成分:配合劑(加工與性能調控) 基礎聚合物需配合多種助劑才能實現 “可加工性” 和 “實用性能”(如硫化定型、強度提升、抗老化等),配合劑占比通常為 10%~30%,具體包括以下類別:
1. 硫化體系(核心:使橡膠 “交聯定型”) 氟橡膠因分子鏈含氟原子,化學惰性強,普通橡膠的 “硫化體系” 完全不適用,需采用特殊硫化劑使線性分子鏈交聯成三維網狀結構(定型并賦予彈性)。主流硫化體系分為 3 類: 硫化體系類型 常用硫化劑 / 促進劑 適用氟橡膠類型 性能優(yōu)勢 局限性 雙酚類硫化 雙酚 AF(六氟雙酚 A) + 促進劑(如芐基三氯化膦) VDF-HFP、VDF-TFE-HFP 硫化速度快、壓縮yongjiu變形小(高溫下彈性保持好) 耐強堿性稍差 過氧化物硫化 、二叔丁基過氧化物 全類型(尤其 FFKM) 耐化學性優(yōu)異、無金屬離子污染 耐溫性略低于雙酚類,需配合助硫化劑(如 TAIC) 胺類硫化 、己二胺氨基甲酸鹽 早期 VDF 類氟橡膠 成本低、工藝簡單 壓縮yongjiu變形大、耐溫性差(逐步被淘汰)
2. 補強填充劑(提升力學強度) 純氟橡膠聚合物力學強度低(拉伸強度僅 1~2MPa),需添加補強劑使其達到實用水平(拉伸強度≥8MPa),主流類型: 炭黑:最常用,分 “補強型”(如 N330、N550,粒徑小、比表面積大,提升拉伸 / 撕裂強度)和 “半補強型”(如 N990,粒徑大,主要調節(jié)硬度、降低成本); 白炭黑:分為氣相白炭黑(補強效果強,提升彈性和耐候性)和沉淀白炭黑(成本低,用于中低強度需求),適合對 “顏色有要求” 的場景(如白色密封件); 無機填充劑:如氟化鈣(CaF?)、鋇(BaSO?),不僅可調節(jié)硬度,還能避免金屬離子(如 Ca2?、Ba2?)與氟橡膠反應導致的 “脫氟腐蝕”,尤其適合化工防腐場景。
3. 增塑劑(改善加工性與低溫彈性) 氟橡膠分子間作用力強,加工流動性差,需添加耐氟增塑劑(普通增塑劑會被氟橡膠溶脹、析出): 主流類型:全氟聚醚油(PFPE)、氟代烷基酯類; 作用:降低橡膠熔融黏度,便于壓延、模壓加工;提升低溫彈性(降低玻璃化轉變溫度 Tg)。
4. 防老劑(延長使用壽命) 氟橡膠長期在高溫、氧化環(huán)境下易發(fā)生 “熱氧老化”(分子鏈斷裂、彈性下降),需添加防老劑: 常用類型:芳香族胺類(如 4,4'- 二氨基二甲烷)、有機磷類(如亞磷酸酯); 特點:需與氟橡膠相容性好,不析出、不影響硫化效果,主要作用是捕捉老化產生的自由基,延緩降解。
5. 加工助劑(優(yōu)化工藝) 脫模劑:如硅酮油、氟樹脂粉末,防止硫化過程中橡膠粘在模具上; 分散劑:如硬脂酸鋅、季銨鹽類,促進硫化劑、填充劑在聚合物中均勻分散,避免局部性能不均; 著色劑:僅用于特殊需求(如標識用紅色 / 藍色密封件),需選擇耐氟、耐高溫的無機顏料(如氧化鐵紅、炭黑),有機顏料易被氟橡膠分解。
三、成分與性能的核心關聯氟橡膠的性能本質是 “成分協同作用” 的結果,關鍵關聯點: 耐溫性:FFKM(全氟單體)>VDF-TFE-HFP(三元共聚)>VDF-HFP(二元共聚)>FEPM(TFE-PP); 耐化學性:氟含量越高(如 FFKM)>含全氟單體>含 VDF 單體>含丙烯單體(FEPM); 力學強度:補強劑類型(氣相白炭黑>N330 炭黑>N990 炭黑)>填充劑用量; 壓縮yongjiu變形:雙酚類硫化>過氧化物硫化>胺類硫化。
通過調整上述成分(尤其是基礎單體組合、硫化體系、補強劑),氟橡膠可實現從 “通用耐油” 到 “極端高溫強腐蝕” 的全場景覆蓋,是工業(yè)領域中 “苛刻環(huán)境密封件” 的核心材料。